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2012.01.24




地球將受強太陽磁暴影響
星島日報
美國太空氣候預測中心23日預報稱,受來自太陽的高能粒子影響,地球磁場24日將出現磁暴。屆時,部分航班、電網以及衛星通信可能受到影響。
預報稱,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22日以每秒2000公里的速度衝向地球,其速度約為普通太陽粒子的5倍,預計到達地球的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24日早上9時(香港時間24日晚上10時)。
預報稱,這次磁暴的總體強度為中等或較強,將持續到25日。
太空氣候預測中心官員指,到達地球的高能粒子可能會影響到部分高頻電波通信,這可能會迫使部分航班更改飛行路線。另外,部分電網和衛星也將受到影響。國際太空站太空人也應採取措施,避開高能輻射。
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到達地球引起的全球性強烈地磁場擾動稱為磁暴。電子流的速度越快,磁暴的強度也就越大。

受太陽粒子影響 美國發佈24日將出現磁暴預報
新華社報導,美國太空氣候預測中心23日預報稱,受來自太陽的高能粒子影響,地球磁場24日將出現磁暴。屆時,部分航班、電網以及衛星通信可能受到影響。
預報稱,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22日以每秒2000公里的速度衝向地球,其速度約為普通太陽粒子的5倍,預計到達地球的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24日9時(北京時間24日22時)。
預報稱,此次磁暴的總體強度為中等或較強,將持續到25日。
太空氣候預測中心官員特裡.翁薩格表示,到達地球的高能粒子可能會影響到部分高頻電波通信,這可能會迫使一些航班更改飛行路線。另外,部分電網和衛星也將受到影響。國際空間站宇航員也應採取措施,避開高能輻射。
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到達地球引起的全球性強烈地磁場擾動稱為磁暴。電子流的速度越快,磁暴的強度也就越大。


99領航鯨新西蘭擱淺36死
星島日報
根據外電報道:99條領航鯨本月23日(周一)被發現在新西蘭南島海灘擱淺,經當地志願人員努力,17條領航鯨已游出大海,40條仍在淺水區生命面臨威脅,最少36條領航鯨已證實死亡。


斐濟6.3級地震
星島日報 – 14小時前
太平洋島國斐濟南面海域,發生地震。暫時未知有無造成傷亡或損毀。本港天文台錄到強度為黎克特制6.3級。

日研究:東京4年內大地震
【明報專訊】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周一警告,東京未來4年有七成機會發生七級左右大地震,警告當地政府、居民和公司做好準備。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推進本部」 在去年3月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前,根據過去的地震發生間隔數據等,曾估算東京30年內發生直下型大地震的機會為七成。政府官員指出,兩者差別懸殊,是因為政府引用舊數據來分析,並未計算3.11大地震後誘發的頻密地殼活動。政府調查指出,若東京灣北部發生7.3級大地震,可引致約1.1萬人死亡,摧毁約85萬座建築物。
東京7成機會發生7級地震
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23日公布的研究報告預測,未來4年內首都東京地區發生直下型地震等7級地震的概率約為70%。
日本政府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先前預測,東京30年內發生直下型7級地震的概率為70%。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平田直表示:「發生概率原本就非常高,而東日本大地震可能使其概率變得更高。」
平田介紹稱,地震學上的經驗認為地震發生次數與黎克特制成反比,黎克特制每減小1級,次數則增加10倍。東京及周邊地區的地震也是以該法則為前提進行推算的。
據稱,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東京及周邊地區的地震活動開始活躍,發生黎克特制3級以上地震的概率為往年的5倍。如果今後持續活躍的話,則推算出未來4年發生7級地震的概率為70%。
日本政府預測,如果東京灣北部發生7.3級地震,可能致死5300人至1.1萬人,經濟損失112萬億日元(約合11.7萬億港元)。

雙非人,自作孽
作者 陳雲 | 三文治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元旦有新生嬰兒,生生不息,總是令人歡欣雀躍。往昔陽曆新年及農曆新年,電視台都會大事報道新生嬰兒,九七之前,電視台老闆會贈予大紅封包,慶賀新生。這是九七之前的香港,令人感概。今年除了個別報章和商業電台仍有報道之外,香港電台和無線電視台不再大張旗鼓報喜。無他,新年第一B的來源地,父母來自香港還是大陸,港產還是陸產,已令香港人緊張起來,電視台只好知情不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年初一,私立的浸會醫院有女嬰搶閘出生。女嬰在凌晨〇時〇分順產,重3.4公斤。女嬰父母都是內地人,是家中第二胎,有一名七歲哥哥,應該是逃避計劃生育而來香港產子的。聯合醫院另有一名姓趙的男嬰,在〇時二十分順產出生,重3.02公斤。男嬰父母均為香港人。

去年陸嬰的數目已超越港嬰,而且由於本地婦產科不能無限量提供服務,中港爆發資源爭奪戰。一月十七日,沙田沙威斯親王醫院病房有大陸媽媽到急症室衝閘產子,其大陸丈夫不滿妻子在病房捱了九個小時陣痛而「無人幫手」,探望新生嬰兒時仍不罷休,大鬧醫護人員歧視「雙非B」父母,吵鬧期間,鄰床嬰兒的港人父親忍無可忍,勸喻他「收聲」,結果有人先動口後動手,雙方打作一團。女醫生前來勸止,被人一巴掌擱傷耳朵。院方報警,警方到場,因兩名當事人向醫生道歉,獲醫生原諒,案件由襲擊改為糾紛,事情一旦涉及中港衝突,都是不了了之。 一月十六日,大陸女童在火車內食麵,弄污地方,港人投訴她媽媽,大陸媽媽嘲笑香港人普通話講得不好,爆發中港罵戰,港人投訴了鐵路公司,鐵路職員也是訓話了事,並無控告。

「雙非」之詞,指的是來港產子的父母雙方均非香港居民之意,故說「雙非」,以區別與香港人的大陸妻子之嬰兒,後者今日竟然叫做「單非」。「雙非」之名,應該不是香港造的,而是來自大陸。大陸人喜歡創造簡稱,簡稱另成新詞,獨立使用,例如雙非、雙規(接受共黨紀律審查的幹部要到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交代)、非典(非典型肺炎)之類。一月十九日,行政長官曾蔭權聲稱用四招打擊「雙非」孕婦闖關,正式將此詞納入公共用語。

「雙非」本是佛教詞彙,解釋般若智慧,觀諸法(世間事物)亦非空,亦非假,即是中,謂為「雙非」,亦稱「中觀」。般若粵音「波惹」,是觀照諸法皆空、無所執着的智慧。大陸人父母叫自己做「雙非」,可不是什麼般若智慧,只是方便與港嬰區別而已。

然而,「雙非」引申出來的,是「雙非人」,就有點自我嘲弄了。「非人」在今日的意思,是不人道的意思,如非人生活;或者是不合適的人選,如成語「所託非人」。

古語「非人」,是為非作歹的惡人。《莊子·應帝王》曰:「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佛教來華之後,引入滿天神佛、羅剎妖精之名,佛教稱天、龍、鬼等為「非人」,即異類、神怪之意。《妙法蓮華經·卷七》云:「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

雙非人,用了構詞學的雙重否定法,於中文是不吉利的,如啼笑皆非、進退兩難、兩敗俱傷之類,或是委婉的,如不錯、不差、不壞、不是不好、樣子不醜之類。當然,「雙非人」並非語言邏輯上的雙重否定,不是「非非人」,而是「兩者皆非」(both not)的意思,父母皆非香港人,然而一旦用了簡稱,就有歧義,可以誤解成兩者皆為「非人」。然而,此詞看來不是香港方面造的,應是大陸人自作自受,大陸人他們如何稱呼自己,悉隨尊便。

本來,香港傳媒一直將所謂「雙非」,叫作「大陸孕婦」的,真要簡稱,叫「陸媽」(大陸媽媽)就夠,因為香港人本來叫「單非」做「港人內地妻子」的(內地即是中國大陸),也不見得很麻煩,非要簡稱為「單非」不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